咨询热线:18681983210(微信同号)
公司邮箱:2433982298@qq.com
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西路高科尚都摩卡3号楼1单元208室
信用中国网站10月底发布《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核查确认的合规项目清单的公告》称,今年3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自查核查工作,核查从六个方面展开,包括合规性、规模、电量、电价、补贴资金和环保等。第一批经核查确认的合规项目共计7344个。其中,国网区域项目共6830个、南网区域项目共514个。
尽管此次公布的仅是部分合规项目清单,但该消息还是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因为从地方核查公示和企业反馈情况来看,此次核查过程之细、覆盖面之广、惩罚力度之大,堪称“史上最严格补贴核查”。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界人士认为,本次国补核查直击行业痛点,重点核查存量风电、光伏项目,部分可再生能源企业将受到冲击。与此同时,本次核查也被业界视为可再生能源历史欠账即将陆续补齐的信号。毕竟,“摸清家底”是抚平账目的第一步。
某大型电力央企内部管理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以来企业已收到两笔历史可再生能源补贴欠款和一笔常规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显著高于往年拿到的补贴金额,及时缓解了财务负担。另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发布的财报中也提及,今年可再生能源补贴“加速收回”。
巨额补贴追缴背后:严查“倒卖路条”
就在第一批合规项目清单发布的同时,亦有不合规项目被曝追缴所收补贴。
江苏无锡国有控股企业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审计署审计意见,子公司十一科技所涉电站存在未纳入建设指标规模且备案过期失效、为违规项目批复上网电价和擅自变更投资主体的问题。
太极实业称,相关部门要求电站公司将违规领取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合计4.13亿元缴回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另有尚未收回的应收电费补贴3.48亿元(不含税)单项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合计影响年度利润7.02亿元。
11月2日,太极实业证券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核查把控比较严格,主管部门追查的是从项目立项到开发过程中的合规性,涉及到的几方面问题和成因都比较复杂,包括投资主体的变更。目前,子公司还在就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与政府部门积极申诉沟通,最终处理结果以及财务数据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不止是我们一家企业出现这类的问题,其他的企业可能不是上市公司或者没有达到披露金额。”上述人士称。
该事件也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对电站运营上市企业利润的担忧。对此,一位长期观察新能源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从现实情况来看,骗补现象是极少数的,主流上市公司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无需过度联想。”
今年7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发布关于废止部分可再生能源项目上网电价批复文件的通知,共废止24个存在问题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上网电价批复文件。其中包括17个未纳入年度建设规模管理的项目和7个擅自变更投资主体的项目。经第一财经记者核对比较,确认太极实业子公司所涉项目名列其中。
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毕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综合公开信息和客户咨询来看,本次核查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前期的合规性,是否存在“倒卖路条”;二是中期的合规性,建设手续是否完整;三是后期的合规性,比如装机容量是否超过核准、截止时间没有全容量并网却拿了全容量补贴。
其中,“倒卖路条”是此次核查中容易产生争议的焦点问题。“路条”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对政府部门将开发项目予以备案并列入年度建设规模指标的批文的一种俗称。“倒卖路条”是指以牟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将已获取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备案文件及规模指标文件进行倒卖的行为。
毕娜介绍,由于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中,将项目建设要求、项目竞争性配置办法等权力下放至各省发改委或能源局,这就从客观上导致了各省光伏建设规模指标获取条件的不一致性,从而出现了“路条”获取过程中地方保护、不正当竞争的情况。加之,近年来国家对光伏发电规模指标日益收紧,企业通过申请直接获得“路条”的难度加大。供需不平衡之下,部分企业产生了投机心理。他们没有资金和技术,却依靠强力的公关拿到项目“路条”,再转让给有需要的企业,从而赚得巨额利益。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近几年来,不少民营企业为缓解现金流压力纷纷抛售电站资产,同时也有国企为调整其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目标而积极接盘。那么市场上这部分的转让资产是否存在法律风险?
“其实成熟的电站是可以转让和买卖的。这个成熟的标志大致可以理解为,电站正式并网运行了,这时再办理变更投资关系的手续就没有问题了。”毕娜称。
她认为,针对此次核查,潜在影响较大的是存量装机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尤其是原来主营业务为矿产、房地产等非电站开发的企业。央企、国企和上市民营企业在合规性方面把控更严格、经验多,因此受波及的概率微小。
多家上市企业收到“大额补贴”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近期发布的三季度财报及研报发现,多家上市公司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回款均有上涨,对于改善其现金流起到了显著积极作用。
银河证券研报称,龙源电力(001289)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9.30 亿元,主要由于售电收入增加以及收回较多的新能源补贴回款。可再生能源补贴回款改善现金流,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30.57%,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交银国际研报称,大唐新能源的杠杆水平在今年第三季度进一步下降。净债务占总权益的比例从今年上半年的139%进一步下降到3季度末的112%。改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央政府进一步支付了应收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银国际研报,今年上半年,大唐新能源从中央政府收到73.9亿元的补贴应收账款,使净债务占权益总额的比例从2021年上半年的176%下降到2022年上半年的139%。公司上半年收到73.9亿元补贴,为史上最多的一次,极大缓解财务负担。
某大型电力央企内部管理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以来企业共收到三笔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其中两笔发放的是历史补贴欠款,一笔是常规发放的近期补贴款项。据其估算,截至目前,企业实际收到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约占可再生能源补贴整体应收账款的70%。
“因为我们承担了比较重的保供任务,所以收到的补贴相较于其他企业略有提前,及时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 上述央企内部人士称。
据业界粗略估算,截至2021年末,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累计达到4000亿元左右。对于此轮补贴的快速收回,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环境技术经济分会理事张建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解决思路看,首先要通过核查摸清欠补底数,取消不合规项目的补贴电价,减轻补贴压力;然后通过财政拨款向相关发电企业拨付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最后,针对补贴资金缺口成立专业公司,通过专项融资等市场化方式解决。
今年3月,财政部披露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8071.34亿元,同比增98.8%。其中“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项下的“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数据高达4529亿元,相比2021年928亿元大幅增长3600亿元。
国金证券日前发布的报告认为,增加的3600亿元预计将主要用于解决欠补问题,该支出应当在年内完成,这意味着年底前大部分合规项目的历史欠补有望一次性发放。
今年8月,南方电网公司发文,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授权设立北京、广州可再生能源发展结算服务有限公司统筹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问题的复函》要求,决定成立广州可再生能源发展结算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历史欠款由财政资金发放,等本轮核查确权结束以后可能就会陆续发放到位。而新成立的广州可再生能源发展结算公司,主要解决的是未来几年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补贴主要来源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而该基金的主体收入是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根据我们的测算,未来一段时间内,每年的附加费资金相对补贴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预计2028年电价补贴缺口达到峰值。此后,由于补贴20年到期等原因,基金收入可以覆盖补贴支出。从收不抵支到收大于支,这次成立公司进行专项融资的意义就在于以空间换时间,争取用市场化的方式让可再生能源补贴能够顺利发放,今后不再打上问号。”秦海岩称。